学校首页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第1期
日期: 2018-09-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离退休党总支学习资料

2018年第03号

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

(2018年第1期)

西安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编 2018年3月5日

● 学习内容

西迁精神专题学习

● 参考资料

一、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的由来与内涵

二、新华网:习近平回复西安交大15位西迁老教授来信:传承好西迁精神

三、西安晚报:“西迁精神”也是大西安的城市精神

四、光明日报:西迁精神永放光芒

● 参考资料

“西迁精神”的由来与内涵

62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国家建设、为西部的文教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

2017年11月,15位交大西迁老同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信中说:“多年来在西北的奋斗,我们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并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弘扬。”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伊始,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西迁老教授的来信:“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62年来,西迁的交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交大西迁的洪流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了“西迁精神”的丰碑……

“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

20世纪50年代,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的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上海迁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此次迁校,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凝聚着交大人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回顾交通大学西迁的历程,西迁群体的爱国热情仿佛就在眼前。

1955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是国家调整新中国工业建设、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重大举措,影响巨大、意义深远。1955年5月25日,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向师生们公布了西迁的决定。

交通大学西迁之时,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却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领导力,完成西迁使命。在对迁校问题发表意见时,他开宗明义:“我们这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如何发挥作用,都要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短短数语,道出了老校长心系国家发展,为人民办好教育的真切情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庄严承诺:“要在西北扎下根来,愿尽毕生之力办好西安交通大学。”

这种爱国情怀体现在广大教职员工身上也是不胜枚举,留下许多教育后世的生动故事。

秦岭一片白云飘,关中平原真富饶,

周秦汉唐是古都,工业重镇在今朝;

交大西迁任务重,西安建校热情高,

文教适应工农业,经济建设进高潮。

1957年9月的一个早晨,陈学俊站在西安交通大学东门远眺秦岭,写下了这首《迁校有感》。这一年,他和夫人带着4个孩子乘坐第一批载有交大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了西安。临行前,他将上海的两处房产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38岁的他,是交大西迁中最年轻的教授。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迁校时已57岁。他婉拒周恩来总理考虑他年龄比较大,夫人需卧床养病,可不必去西安的照顾,孤身一人前往西安。他的感人事迹,在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中口口相传,称颂至今。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他所在系的绝大多数教师迁来西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这样,年近花甲的钟兆琳,不辞辛劳,事必躬亲,在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将西安交大电机系扶上了迅猛发展的轨道,并逐渐成为国内基础雄厚、规模较大、设备日臻完善的高校电机系。

以钟兆琳、陈大燮为代表的一批党外代表人士在西迁前后,旗帜鲜明拥护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坚决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颂歌。

钟兆琳教授掷地有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支援西北每个教师都有责任。”陈大燮教授斩钉截铁:“迁校西安是政府的决定、祖国的号召,对国家工业建设是有很重大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坚决响应这一号召。”赵富鑫教授壮怀激烈:“50多岁我还算年轻,到西北有好多事可以做啊!”

同以上教授一样壮怀激烈的还有一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他们视党和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携家带眷,来到当时还比较艰苦的西安,立志为建设祖国大西北做贡献。

他们以自身的艰苦奋斗,表现了与党同心同德的高尚情操,共同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的精神写照,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为建设祖国西部而无私奉献的壮丽凯歌。

“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向西,向远方。西迁过程中,最令人动容的还是交大人在迁校、建校过程中经历的那些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日子,保存的那种拼搏奋进、排除万难的劲头。

直到今天,83岁的潘季教授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老一辈交大人满怀憧憬和希望,在西去的列车上唱着歌儿兴高采烈的场景。“6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吸引我的,是一种为国家建设而拼搏的火热生活,是开拓、创造、创新所带来的快乐。”

时光回溯到62年前,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交通大学师生员工怀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从黄浦江畔的大上海奔赴古都西安,斗志昂扬地投身祖国西部建设,成为西部开发的先行者。

他们中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还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包括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

“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这首创作于1957年的《忆江南》道出了无数西迁交大人的心声。而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词作者便是西迁而来的沪上名医沈云扉,他以66岁高龄来到西安新校的小诊所里为师生服务,一干就是8年。

“我已经在西安交大工作61年了,回顾迁校的那一段经历,还是热血沸腾。那时候大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国家的富强不顾一切去奋斗的精神。”西迁教师、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谢友柏回忆说。

当时西安的条件十分艰苦: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用水非常紧张。建校初期,野兔在校园草丛中乱跑,半夜甚至能听到狼嚎。冬天教室仅靠一个小炉子取暖,洗脸水得到工地上去端……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总务长任梦林作为学校后勤事务的大管家,领衔承担新校建设任务。为了保证交大顺利西迁,他所率领的交大工作组与工地建设人员必须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11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当时,参加施工的有2500名工人之多,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每天晚上加班,过春节也只休息三天,年初四即照常施工。

据当时参加建设的基建科科长王则茂回忆说:“那年冬天特别冷,经常风雪交加,地面积雪盈尺,气温低达零下15℃。施工组的同志们住在工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没有什么人叫苦,没有任何埋怨。大家从不考虑个人,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完成迁校任务,支援大西北。”

“当年放弃个人生活优厚待遇的教授和先生们是英雄,为交大迁校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们更是英雄。”迁校时正值青春年华的卢烈英教授说。

“无私奉献”的标杆精神

大学之道,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育英才。“西迁精神”最为可贵的就是体现在全体教职工身上的那种兢兢业业、工作第一的无私奉献精神。

1956年,刚到西安的教师们顾不上休息,一下火车就忙着筹备开学。9月下旬,新学期正式开始,一切却井井有条。“这就是交大人的品质,没有因迁校而延迟一天开学,没有因为迁校而少开一门课程,也没有因为迁校而耽误原定的教学和实验计划,堪称那个年代的一个奇迹。”陈听宽教授自豪地说。

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课比天大的教学理念,都高度体现了交大西迁者对其工作的热爱以及对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热忱与期待。

热工先驱陈大燮作为迁校带头人之一,舍弃了大上海的优越生活环境,卖掉了在上海的房产,义无反顾偕夫人一起,首批赴西安参加建校工作。1957年,在西安部分新生入学典礼上,陈大燮说:“我是交通大学包括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的教务长,但我首先要为西安部分的学生上好课。”一席话,坚定了大家献身大西北的决心。

数学家张鸿,早年留学日本,迁校时任交通大学的副教务长。他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迁校问题,他曾说,“西北是祖国强大的工业基地,迫切需要一个专业齐全、力量强大的学校为她服务,因此应该争取交大西迁,来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后,他毅然携病妻弱女,带头来到西安创业,以满腔热情,不分昼夜地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建校工作中。面对主讲教师严重不足的困难,已经多年忙于行政而离开讲台的他,重新拿起教鞭主讲高等数学,在教学第一线上拼搏。

被学校授予“终身教授”的赵富鑫同样在1956年随校西迁,一去便扎根西安43年。他一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近70年,为交大物理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老交大“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教学传统的建立,以及中国大学物理教材的编订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傅景常回忆:赵先生授课“滚瓜烂熟,无书无稿,只发讲义,一边滔滔不绝地讲,一边笔走龙蛇地写板书,刚写满两块黑板,即闻下课铃响,每次上课差不多都是如此,其掌控授课的时间,竟如此准确。”同时,赵先生协同著名物理学教授裘维裕、周铭进行基础物理课程的设计、教学和实验改革,为交大老传统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伴随着第一批西迁人润物无声的感染与影响,越来越多的交大人沿着先辈走过的足迹,步履铿锵,足音响亮。

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蒋庄德回忆西迁教授们艰苦奋斗的往事时,感叹至今仍历历在目,“我的导师赵卓贤教授指导我从几何量测量开始从事科研工作,当时他有病在身,还一直坚持认真修改我的论文;已故的屈梁生院士当时家里冬天还点着炉子,雪夜约我到家里长时间讨论动态数据处理……”

“我们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传承好这些老师的精神力量和无私奉献。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就是要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杰出的人才,将西安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些正是我们接好接力棒,为之不断奋斗的前进动力。”蒋庄德深情说道。

84岁高龄的西安交大退休教师胡奈赛认为,交大西迁最珍贵的是迁来了一批有思想有大爱之人,他们不仅在西迁历史中做出巨大贡献,更成为我们治学之路的标杆。

传承师德,弘扬西迁,尽管1994年胡奈赛就已退休,但她现在仍然每天都到校园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上班,为青年教师搞好教学和科研出谋划策。

电信学院院长、2017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曾在1995年留学归国。面对母校和多所东部高校伸出的橄榄枝,他却毅然选择回到当时生活和科研条件仍较为落后的西安交大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

“我所在的系统工程研究所,领导和老教师大部分都是西迁来的。胡保生、万百五等老教授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很深。”管晓宏说,“西迁精神”首要是胸怀大局,自己选择回来也是受老先生们的感染。

“弘扬传统”的创新精神

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创新之路。在新时代,西安交大正以“西迁精神”的内涵实质为引领,开创和升华了新的实践内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交大更是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创新的新模式。

2014年,西安交大正式开启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渭河之滨,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上百座塔吊,近万名建设者正在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后,这里将成为世界级科技中心,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换平台,也将成为我国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认为,这将是交大迁校后的第二次创业。“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的国家级项目,是西安交大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安交大将大学与社会有机融合,发挥大学引领作用的积极探索。”

同年,西安交大还发起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并成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得到包括英法意及中国周边国家40余所高校的响应。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西安交大入选全国36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同时,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2018年1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安交通大学主持的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数量,西安交大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围绕“双一流”和“创新港”建设的这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继今年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经济学与商学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增至14个之后,材料科学也在近期进入世界前1‰,学校进入前1‰的学科数增至两个(工程学和材料科学)。

在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力学三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且进入前1%,进入学科数位列全国第5。

如今的西安交大,不仅是重要的人才库、智力库,更是西部地区位居前列的科教高地。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一场浩浩荡荡的西迁,更离不开西安交大人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大力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让“西迁精神”永放光芒,已经内化成为西安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16字的“西迁精神”已深深厚植于百年交大的血脉之中。随着时代的变革,历久弥新,经久不绝。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习近平回复西安交大15位西迁老教授来信:

传承好西迁精神

“我们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老教工。61年前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迁来西安,为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奋斗了一辈子。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我们聚在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每个人都难以抑制发自肺腑的喜悦兴奋之情,有几句心里话向总书记诉说。”

一封写给总书记的信,又唤醒了西安交通大学尘封已久的“西迁往事”。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

令老教授们激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收到信后,在百忙之中专门回复。12月16日下午,省委书记、省长胡和平到西安交大传达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胡和平:总书记的指示是陕西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既是对以交大西迁老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为党的教育和科技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新时代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殷切希望,是广大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伟大业绩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遵循。”

省委书记、省长胡和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这是西安交通大学发展史、陕西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和西部发展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对陕西的关怀厚爱,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办好高等教育、推动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强大动力。

写信的老教授年纪最小的如今已经80岁

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15位老教授代表众多西迁师生写道: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深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所激动,也不禁为我们当年走过的道路而自豪。听党指挥跟党走,几代交大人砥砺奋斗的精神内涵,就是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老教授们建议,在全国教育和科技战线中开展以“爱国、奋斗”为核心的奉献报国精神教育,树立更多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引导和鼓励更多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作用。

15位写信的老教授如今均已步入耄耋之年。记者获悉,最年轻的金志浩教授已经80岁,最年长的史维祥教授已经89岁。他们都是交通大学西迁的亲历者,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病妻卧床65岁老教授只身西迁

“1400多名教工,特别是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范,近3000名学生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登上‘向科学进军’的西行列车。”61年前,开发和建设大西北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需求。195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国防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需要,作出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的重大决定。

学校领导、学术带头人身先士卒,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1956年10月,西迁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正如老教授们信中所说,“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西迁老教授何新楷,迁校时仅22岁,是内燃机教研室的老师,妻子也在交大任教。何教授回忆,当时一家四口住在13平方米的房子里,等子女写完作业之后,晚上10点多夫妻俩才开始备课。

九三学社钟兆琳教授,上世纪30年代即担任久负盛名的电机系主任,是交大西迁最坚定的支持者。西迁时,他已经65岁,是西迁教授中年纪最大的,当时他的妻子卧病在床,本来可以不来西安,但他依然坚持一个人来西安,天天吃集体食堂,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

陈学俊院士是交大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他将自家位于上海繁华路段的一套房子交给房管局,与爱人带着4个孩子举家西迁。他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使得西安交大在多相流与传热方面的研究蜚声海外。

无党派人士唐照千教授,1953年交大毕业留校任教,是我国著名的力学专家。当时他的母亲50多岁,在苏州有一套很不错的宅院,但接到迁校令之后,他义无反顾地带着小家迁往西安。

校医捐私宅给学校做驻沪办

西迁的校工中,当时最年长的是66岁的沈云扉先生。他是旧上海的名医,曾开办医院、创建医校。

1922年,沈云扉受聘为南洋公学的校医,从此他的命运就和交大紧密相连。得知迁校消息后,沈先生当即表示交大在哪他就去哪。沈先生再三婉拒校领导的照顾,和侄儿沈伯参一同举家随校西迁。同为医师的沈伯参不仅自己随校西迁,还将在上海的私宅无偿提供给学校,作为驻沪办事处。

退而不休“西迁精神”薪火相传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知恩,是国家级教学名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主任。马教授说:“刚迁到西安时,我开始讲200多人的大课,但仍被安排在试讲之列。至今我还记得在我试讲之后,张鸿先生上台对我的优缺点进行点评的情景。有一次我讲得不错,坐在第一排的朱公谨先生带头为我鼓掌,让我很受感动。朱公谨、张鸿教授都是交大工科数学课程建设的先驱,他们的肯定就是对青年教师最好的鼓励。”

2011年,“退而不休”的马知恩在西安交大创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要从事新教师授课指导、教师授课资格指导、授课前强化培训以及名师培养等,当年就被国家评为示范中心。6年来,千余名教师已经在该中心指导下取得不错的成就。

“都是为了国家 这就是我们的爱国情怀”

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大党委常委会批准,“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今年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这一天被西安交大确定为“交通大学西迁纪念日”。

胡奈赛教授,迁校时任交大物理教研室助教。她告诉记者:“在新中国成立前,我的老师辈办学就是为了救国,到了我们这一代,包括我们的下一代人,办学是为了建国。现在的学生,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强国。不管是救国、建国,还是强国,都是爱国,咱们都是为了国家,这就是我们的爱国情怀。”

《新华网》(记者 陈春平)

“西迁精神”也是大西安的城市精神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15位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说,“2017年,又收到了很多来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1月18日,随着《新闻联播》的再次报道,“西迁精神”又一次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共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交大西迁老教授这三句感人至深的话,正是对“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的最生动诠释,永远鼓舞着人、激励着人。

我们要把“西迁精神”作为大西安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体会琢磨、深入运用实践,努力让蕴含其中的奋斗奉献的使命文化、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成为西安最鲜明的文化烙印,从而推动城市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要像西迁的交大人一样,把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城市的需要当成自己的责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从一件件实事做起,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努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深化改革、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都能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要像西迁的交大人一样,始终把理想牢记心头,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不畏艰辛、不惧荆棘,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在“互联网+”、“硬科技”、军民融合等经济发展新方向,都能书写新篇章、成就新事业。

60多年来,“西迁精神”已经扎根西安、融入西安,成为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眺望前路,我们要从讲政治的角度,传承好、发扬好“西迁精神”,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镌刻到新时代民族复兴、国家进步、城市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努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骄人成绩!

《西安晚报》(记者:欣丝路)

西迁精神永放光芒

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们,指出:“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62年前的1956年夏天,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6000多人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色车证,乘专列从上海迁往西安。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没有中断任何教学,没有迟滞一届招生,交通大学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也在党和国家的精心安排下,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

从黄浦江畔的十里洋场,到黄土地上的寂寥古城,从东南自古繁华、已经扎根半个多世纪的上海,举校迁往三千里之外、之前没有任何姻缘的西安,这期间,在物质上和心理上要经历多大程度的落差,也许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但是只要党和国家一声令下,许多老教师义无反顾地卖掉了上海的房产,携妻负子来到西安,有的老教师身患糖尿病,一边打着胰岛素一边身先士卒搞实验。教授带头西迁,学子踊跃随行,在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这种无私的大局观,前所未有,后亦罕见。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祖国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先大家后小家,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责任,当成年轻人的责任,当成知识青年的责任,交大师生的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任何时代都足以光芒四射,令人热血沸腾。也正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交大人塑造出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几乎以一己之力,撬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又在后续的岁月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蓬勃发展。

由于西高东低的地理特点和特殊历史背景,向西行进,在中国从古至今就带有一种开拓和决绝的意味。古有张骞凿空、玄奘西行,今有人民解放军进新疆、西部大开发,而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承前启后、卓然而立。它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共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中光芒万丈的一段。

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国家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西部能不能兴旺繁荣,决定了中国梦实现的速度和高度。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西安交大、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而西迁精神,必将鼓舞更多有开拓和奉献精神的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沿着前辈们爱国和奋斗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开创足以慰藉家与国的伟大事业和幸福生活。

《光明日报》(2018年01月09日09版)

西安文理学院离退休工作处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科技六路1号